焦点快报!2023年,“扩大内需”怎么干?
【资料图】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位。同时,扩大内需的两份政策性纲领文件接连出台,从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双重角度予以布局,标志着扩大内需战略正式进入政策落实与实施阶段。
促消费将是2023年扩大内需的重点。消费作为内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议也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在受访人士看来,扩大消费的关键在于稳定收入预期,可从劳动力、土地、资本要素等多重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而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在其中大有可为。
扩大内需升至新高度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2022年首次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表明扩大内需将是2023年经济工作主基调。
同时,12月以来,两份重磅文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简称《纲要》《方案》)接连出台,对扩大内需的重视程度升至新高度,也对未来一段时期实施的路线图予以细致布局规划。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纲要》《方案》的出炉,标志着扩大内需战略正式进入政策落实与实施阶段。历史上扩大内需战略曾在1998年、2008年、2015年重点提及,本轮扩大内需战略推出时的宏观环境与此前几轮的有较大相似性,即外需下行压力加大,但也有明显战略部署差异,即强调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至于本次规划纲要的要点,高瑞东概括为三大方面:强化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以及提高供给质量、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消费层面,未来消费扩容的核心或在于服务、新型和绿色低碳消费。投资方面,未来稳投资主要以技术改造和新基建为核心。供给与安全方面,一是发展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产品适应新需求,二是着力保障粮食、能源资源供应安全,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当前西方市场面临滞胀风险与库存压力,2023年国际需求可能进一步波动收缩,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可能受到影响。从趋势看,一些国家加速推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调整,对我国进行脱钩断链,制造业也在全球主要国家竞争性发展。”湘财证券分析师何超表示,为了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都要求我国必须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多措增加居民收入
消费是内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通过稳定收入预期的方式促进消费。
当前,我国消费存在多方面问题。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第一,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近年来虽有上升,但在国际比较中仍偏低,经济由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仍需时间;第二,居民消费率近年来整体下行,疫情暴发更是急剧下滑,与就业形势和经济预期较差导致预防性储蓄攀升有关;第三,消费结构上,我国恩格尔系数远高于发达国家,结构升级有较大空间;第四,中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分层现象凸显。
扩大消费的关键,在于稳定收入预期。浙商证券(行情601878,诊股)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渠道主要有:其一,劳动力要素。保障和提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以工代赈,有一定概率会增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或额度。其二,土地要素。进一步盘活土地要素,有序推动农村宅基地出租、流转、抵押,促进农村居民从土地获得财产性收入。其三,资本要素。丰富居民可投资金融产品,如股票、基金、养老金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模式。
至于解决地级市城乡居民收入这一实践问题,复旦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国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多管齐下,立体推动,形成合力。其中,关键理念是要让政府在减少(最起码不增加)税收和压缩开支的基础上增加收入。具体思路是,大力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增加其盈利能力。当前可重点推进城投公司转型升级,将其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快速转变为资源整合平台和利税创造平台。条件好的,甚至可经过多年的精心运作,将其打造成世界500强企业。市属国企强大了,地方政府自然就有钱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自然得以增长。”
与此同时,王国进认为,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创业、吸引人才等多种手段,营造有利于民间资本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企业家为城乡居民自主增收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对创业失败的包容度。其次,因地制宜,做强本地优势产业。可根据本地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特点,筹划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居民就业、创业模式,或引导城乡居民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利用朋友圈、行业圈等开展本地特色产品和服务的互联网平台经营。此外,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还可探索集体经济公司化、村民股东化、村民承包土地资本化等增收措施。
金融活水激发活力
目前,国内经济面临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国内促内需、稳经济压力较大。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有助于精准缓解实体重点领域的融资难题,同时也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方案》指出,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对生态环保、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重大项目和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合理扩大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债等,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等。
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综合效应方面作用明显,而项目资金及时到位有助于推动重点基建项目尽快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大型基建项目融资规模大、建设和投资回报周期长,这就需要扩大中长期贷款与之配套。一直以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存在短板,国内需要积极主动作为,推动金融部门提升服务能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创新发展新动能壮大,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同时,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融资功能,对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优化金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周茂华看来,后续落地主要是稳步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不断完善退市制度等,建立健全公平、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市场制度环境,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不断拓宽科技创新等企业融资渠道;同时,推动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产品体系,例如:近年来国内推出基础设施REITS产品,正成为资本市场新宠。
此外,债券市场合理扩容,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让债券市场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适配。周茂华分析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逐步建立统一债券市场,便利市场主体债券跨市场发行,提升投资者跨市交易便利性和效率;统一市场有助于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价格发现,推动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债券市场活跃度;统一债券市场则有助于提升宏观调控政策传导效率,让债券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 焦点快报!2023年,“扩大内需”怎么干?
- 天天短讯!西安—达州“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
- 杭州旅游放大招:41景区景点首道门票免费游,办千人会议有扶持-环球新视野
- 【天天报资讯】女人月经不调吃什么药好 中医这样治疗月经不调
- 世界球精选!俄罗斯向东,有一个新动作
- 耳洞怎么消毒 耳洞消毒的方法-环球快看
- 工业噪声将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合理确定标准适用范围
- 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
- 前沿资讯!通策医疗:收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
- 中交地产12月30日快速反弹
- 散户投资者在今年遭受重创 2023年该投资什么?
- 【机构调研记录】建信基金调研美埃科技、上海沿浦等5只个股(附名单)_今日聚焦
- 巨人网络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2.61%公司股份
- 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居民收入有望实现较快恢复增长
- 刷新纪录!8866米! 即时焦点
- 夸赞女宝宝漂亮的句子(精选518句)
- 涨停雷达:纺织服装个股异动 华斯股份触及涨停 全球滚动
- 最新资讯:郭富城获赔100万元
- 【新要闻】江门家庭医生联系方式
- 转贷、经营贷买房省百万利息?专家:切勿轻信中介说辞
- 科学精准做好民生医疗物资保通保畅(人民时评) 全球快资讯
- 济南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908件|环球看热讯
- 无锡振华: 无锡市振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意见的回复
- 环球快看:上海公租房提取公积金具体操作流程
- 微粒贷逾期一天拖欠多久会上征信
- 机构预计今年保费同比翻番 诸多行业难题仍待解
- 杭齿前进: 独立董事关于提名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事项的独立意见
- 新动态:正威新材董秘回复:为了更便捷地达成交易
- 小期贷还款可以影响征信吗
- 天天资讯:新华制药: 关于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